現如今,智能手機幾乎占據了我們大部分的時間,不論是走在路上、等公交車,還是一覺醒來,又或者是入睡之前,不論是用手機追劇或者聊天,還是用手機購物付款,每個人使用手機的頻率都越來越多,時間越來越長,再加上現在手機都是大屏幕,功耗大了許多,很多手機重度使用都難以保證一天一充。
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,開始有了電量焦慮癥,一到家或者辦公室就會立馬給手機插上電源,生怕突然要出門而手機的電量不足。根據大數據考證,當手機電量少于50%,有超過6成的用戶開始焦慮,少于20%,有9成用戶開始非常焦慮。我們都知道智能手機的大屏、系統運行等等都在不斷消耗電量,而目前常用的解決方法就是增大電池容量,保證續航能力,這樣才能保持時刻處于不斷電狀態。但是僅僅靠大容量電池,手機續航就一定長嗎?
而且,我們在一些測試中,也能夠感受到,大容量電池確實能帶來更長的待機時間或使用時間。但盡管看來大容量電池十分重要,但這也并不代表一切,手機硬件,尤其是CPU的功耗,還有操作系統的省電優化機制以及大屏幕耗電情況等等,都會影響手機的續航時間。很多手機在提升了電池容量之后,卻并沒有達到理想的續航效果。
所以說,鋰電池并不是大容量的電池續航能力就一定強,還要關注CPU的功耗和系統的節電技術。如果手機既有大容量電池,又有低功耗處理器,,做到高性能,低功耗,從軟硬件兩方面下手,真正實現了長續航。